2月18日,网络有消息称,汽车交易服务平台人人车宣布破产,目前已通知所有员工离职。一时间,人人车破产的消息迅速在网上传播。
对此,人人车官方回应称,消息不实。人人车称“不是破产,是调整”。
其实,早在2018年11月,人人车就传出关闭20%城市业务,其官网简介中“覆盖超百座城市”的内容已被删除。
对于破产传闻,人人车称将实现平台化运营,人人车的合作伙伴将成为“种子合伙人”,人人车将给予他们优惠扶持政策,帮助合伙人扎根人人车平台。也就是说,人人车将从一个重资产的二手车售卖平台,转型为二手车交易的轻资产平台。
那么,人人车破产传闻是怎么一回事,人人车遇到了什么麻烦呢?我们来看一下。
一、 人人车做了什么?
这个网络传言出现,最初是人人车离职员工爆出来的,人人车的员工在年后上班的时候,手机一登录内部系统,发现账号密码全部失灵。紧接着,主管直接公布公司原地解散,经理以下职位的人全部瞬间离职。
这个情况在全国各个网点发生,虽然人人车早在2018年11月已经开始缩减网点,但是毕竟还有好几十处,这种解散让波及非常多的人。
那么,这些员工和网点怎么处理呢?
这就是人人车的“ 新平台,新零售” 的战略升级。离职员工在主动离职以后,可以当“种子合伙人”。
这个“种子合伙人”交钱从人人车平台买信息,然后去促成交易,实际上从人人车的员工变成了从人人车买信息的二手车中介。
这样人人车就不在负担这些人的工资福利,买多少车挣多少钱,如果给你信息,你没有卖出去车去,还要赔上信息费。
而且,要求员工主动签署离职协议,裁员方案的补偿也非常苛刻。一般企业裁员应该给的补偿统统没有,员工当然不满。
于是,就有了网络传播人人车破产的事情,这算是离职员工的发泄。
二、 人人车遇到了什么麻烦?
在中国互联网二手车领域,人人车也算是排名前列的企业,拿到融资的时候,广告费花的很多,找来明星代言,为啥为搞成现在的样子呢?
这要从头说起,人人车作为最早开创C2C 二手车交易平台的公司,受到了不少资金的热捧,刚刚成立就拿到了红点创投的融资,对标的是美国的Beepi 平台。
由于中国二手车市场潜力巨大,网络二手车市场是看好的,所以人人车一直能融到资。
但是,在中国网络二手车并不止一家,瓜子二手车和优信崛起,汽车之家也有自己的二手车业务,人人车一成立就面对着激烈的竞争。
瓜子和赶集有一定关系,人人车的李健是58同城出来的,网络二手车的竞争就是入口的竞争,融资能力和广告投放决定初期扩张水平,经营能力决定持久战斗力。
不幸的是人人车在这两方面都不太行。
比融资能力,虽然李健也拉到了一轮轮投资,包括腾讯、滴滴都给它投资,但是相比瓜子二手车,人人车都是在融资额上落后一截,这倒置前期扩张,瓜子二手车占据了绝对优势。造成人人车规模太少,难以盈利。
而在持续经营上,人人车对于二手车产业链开发严重不足,瓜子二手车不仅是个二手车的手续费,金融服务,汽车后市场都是瓜子二手车的赢利点,这样瓜子二手车业务有足够的造血。就敢于去扩张毛豆新车,敢于在全国做线下店。
而人人车则因为线下店成本高,不得不一步步收缩,一直到今天解雇员工,搞“合伙人”。
三、 屋漏偏遭连夜雨
按理说,虽然业务不赚钱,但是如果融资够,人人车也不至于到今天这步,但是屋漏偏遭连夜雨。
人人车还和滴滴达成合作协议,为滴滴平台上的车主提供用车方案,还拿了滴滴的融资,背靠滴滴这颗大树看似很不错。
但是,滴滴不幸出了两起黑天鹅事件,自己也在搞安全和合规,这样人人车的大树就没有了。
而市场资金也是不断趋进,2019年一开始,各地就开始打击各种非法集资和P2P,这样短期融资市场就受到重要影响。
同时,因为二级市场有起落,下一轮融资也不知道什么时候。
这个情况下,人人车收缩战线,断臂求生也就不足为怪了。
不过,市场不等人,这个时候收缩,中国二手车市场的份额也就丢了,费用是少了,但是赚钱也会越来越少,而且失去潜力,人人车以后的融资会越来越困难,人人车未来的生存依然会非常艰难。
特别声明:本文为DoNews签约作者原创,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。转载请联系DoNews专栏获取授权。
